千书万卷,字字正心,阅读,总能带给人前行与回首的力量。昨日,由市新闻出版局、成都传媒集团指导,成都日报锦观文化传播中心《夜读成都》栏目倾力打造的“读成都观世界”系列活动圆满落幕。今日,在世界读书日,《夜读成都》栏目全新启航,将向全社会爱好朗读的人们征集朗读音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夜读成都》栏目将打造成为朗读爱好者们的展示平台。夜读成都,在夜晚一起领略成都风华!
【资料图】
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天府文化源远流长,上下几千年的文化浸润着成都人的生活。成都人在阅读中不断涵养书香之气,为城市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近年来,“书香成都”已成为城市名片,多姿多彩的阅读活动,陪伴市民品味书香,也在不断丰富和传递着成都的诗意之美。从“纸读”“屏读”到“听读”,现如今,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然更为多元。
2022年10月,《夜读成都》音频栏目在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锦观新闻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频道“锦观·夜读成都”正式上线,从美文佳作到城市人文,从字字入目到声声入耳,《夜读成都》将天府文化的独特音韵镌刻进时代记忆,陪伴听众度过了数月的夜晚时光。目前,《夜读成都》上线近百起,点击量超1500万,通过声音将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给更多人,让人们了解成都,增强人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用声音播撒阅读的种子
成都,这座有着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和远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篇章。自古诗人皆入蜀”,从李冰、文翁、司马相如,到扬雄、李白、杜甫,再到巴金、郭沫若、李劼人……无数文人墨客用手中之笔,记录下了成都的自然胜景和人文风情,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传世名作,也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时代呼唤创新,阅读丰富生活,夜读正成为现代都市人安顿身心的优雅选择。《夜读成都》音频栏目邀请来自成都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成都市语言艺术协会的朗诵艺术家,和成都日报记者一起,在洋洋盈耳的诵读声中,把成都文化的独特音韵镌刻进时代记忆。《夜读成都》栏目由于每周一、三日晚,为读者和听众带来沉浸式“听读”体验。栏目通过音频节目激发人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提高阅读水平和素养。
自推出以来,收听《夜读成都》栏目已经是不少读者的一种生活方式。栏目通过夜晚的朗读,陪伴人们度过安静而美好的时光,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缓解压力和疲劳,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不少读者赞叹说:“《夜读成都》 是一档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温度的音频栏目,它对城市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书香成都’的一个缩影。”
《夜读成都》为城市增加维度
阅读折射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阅读又塑造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这座精神城池不能建立在沙滩之上,更不是臆想的空中楼阁,而应该建立在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市民群众鲜活的日常实践之上,然后再加以提炼升华,最终凝聚为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之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业内专家指出,《夜读成都》栏目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陪伴着读者,推动了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加了城市的文化维度。全新启航的栏目更为读者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创意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和精神,搭建了一个共享的平台。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视频 钱虹辰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