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人车交织,任何违规都可能给本应顺利的出行添堵。近日有读者反映,在十字路口等红灯的非机动车,一些骑车人要么越过停止线占据机动车右转弯通道,要么把非机动车道塞得死死的,让右转弯的骑车人无路可转。
(资料图片)
记者探访市内几处大小路口发现,部分本可以正常右转的通道因为一些骑车人的违规行为,被严重侵占,甚至造成了交通混乱。
早高峰时,长椿街路口机动车右转困难。
■现场一
非机动车越线等灯 机动车右转“钻空”
早晨8时刚过,西城区长椿街十字路口4个方向已排满了车辆和行人。记者到达北向南的路口西侧时,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都已经塞得满满当当。
8时11分,北向南右转黄灯开始闪烁,右转车辆可以通行了。但尽管左转和直行都是红灯,仍有一部分电动车和自行车越过了停止线,直接停在了路口中间,相当于提前过了一半马路。记者数了一下,这部分车不少于20辆。还有一部分非机动车,同样越过了停止线,轧在了斑马线上,数量也得有十多辆,其中不乏老年代步车。
本来宽阔的十字路口,愣是被抢着“向前一步”直行或左转的非机动车切割成了好几段。需要右转的机动车,不得不像“过桩”一样绕着走。司机一方面要躲避违规等灯的非机动车,同时因为东西方向此时是绿灯,还得避让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通行,很多车只能龟速前进。
记者看到,排在右转车道最前面的白色机动车,刹车灯不断“闪烁”,司机只能“钻空”从违规等灯的非机动车群中间右转。因为通道被挡严重,右转司机们不断按着喇叭,但路口抢行的非机动车,没有一辆做出挪车让行的动作。在右转灯闪烁大概3分钟的时间里,只有十几辆车右转成功。
■现场二
路口被直行车堵死 后车骑上人行道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非机动车右转同样犯难。
晚高峰时分,记者在东城区宽街路口西北角看到,一些骑车人在路口等红灯时争先恐后往前挤,把一条非机动车道堵得严严实实,个别电动车还绕过人群停在停止线的最前方,没有给右转骑车人留下一丝空间。
“早晚高峰赶时间的时候真没辙,碰到红灯,自行车、电动车、外卖车、老年代步车,能堵上四五排,右转连个缝儿都没有,也绕不过去。”每天骑电动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高女士谈及右转道被堵,满腹牢骚。也因如此,她经常在还没到路口的时候就骑到人行道上,这样才能在路口顺利右转。
记者观察发现,和高女士一样,不少准备右转的骑车人都早早把车骑上了人行道。甚至还有骑车人直接骑到了一旁的机动车道上,急得机动车司机直按喇叭。
宽街路口东南角也是同样的情况。红灯亮时,非机动车道内停了十几辆电动车,车与车间隙非常小。“您好,麻烦让让,我右转。”一位骑电动车的市民有些着急地说。“对不起,我也右转,但是挪不动。”前方一位骑车人也很无奈。
“左转的可以过了,来来,把斑马线让一下。”记者注意到,路口虽有文明引导员维持秩序,但一个红灯的时间,直行、左转、右转的车全都混在一起,整个非机动车道很快就被堵死了,引导员怎么喊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专家观点
路口交互冲突需要精细管理
“随着绿色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首都城市精细化管理也面临更高要求。”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认为,当路口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互甚至冲突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优化设计、提升,从而提高通行效率。
首先是机动车和行人的交互。“当右转机动车遇到过马路的行人,理应礼让。如今驾驶员礼让意识有了很大提升,右转时基本都会自觉降速,司机在斑马线前停车,和行人一个眼神交流,行人也就顺利通行了。”杨新苗说。
而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互时,自行车和电动车的通行速度比行人要快。“机动车右转时,非机动车挡在通道上是有危险的,既影响骑车人自身安全,也直接降低通行效率。所以非机动车不要为了省时间,越线停车等候。”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18条明确提到,在出入口和拥堵缓行路段应互相礼让、有序通行。对于路口右转难的现象,杨新苗建议,骑行人也应换位思考,为右转非机动车让出空间。“当然,长远来看,通行效率的提高还是要依靠路口交通环境和设施的改善和提升。”
记者手记
多一点换位思考
早晚高峰的十字路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非机动车看似体积较小,但只要有一辆车违规闯线,往往会有十几辆车“跟风”,轻而易举就能将通道堵死。看似抢先了一步,实际上无论是骑车人还是机动车司机,都没有办法顺畅通行,耽误的终究是每个出行人的等候时间,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出行成本。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既是机动车车主,又是非机动车骑行者。多一点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是我,会怎么做”,或许下一次身份转变时,就会自然而然站到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同时,还应该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管理来解决路口交通问题,以确保道路上各种交通参与者安全、畅通出行。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